文章阐述了关于时差时区科普视频,以及时差区域图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简略信息一览:
时区和时差的计算口诀
时区:时刻东进(+)西退(-),日期东退(-)西进(+)。时差:地方时的计算,遵循“东加西减”。意思是:时刻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上一个小时,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去一个小时。时期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,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。
时刻向东每过一个时区加一小时,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一小时。 日期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,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。镇芦相关公式:- 同时区:已知时区的时刻±时区差=所求时区的时刻。东时区用+,西时区用-。- 知东八区12点,则东十区14点。- 知西五区3点,则东六区14点。
时区和时差的计算口诀如下:时刻东进(+)西退(-),日期东退(-)西进(+)。也就是说,时刻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上一个小时,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去一个小时。时期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,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。举例如下::已知东京(东九区)时间为5月1日12:00,求北京(东八区)的区时。
计算时差:时差 = 大时区数 - 小时区数 注意:东时区用正数表示,西时区用负数表示。 计算区时:要求时区的区时 = 已知时区的区时 ± 时差 注意:如果要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,例如最东边的东12区,则要求时区的区时 = 已知时区的区时 + 时差。反之,如果要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,则相减。
同减异加原则用于计算时区时差:当两个时区同属东经或西经时区时,它们之间的时差等于两个时区数的差值。例如,东一区与东八区同属东经时区,时差为8 - 1 = 7小时。 如果一个时区位于东经,另一个时区位于西经,则它们之间的时差等于两个时区数的和。
时区差法:同向减,异向加。即若两个时区为同向时区,则两时区数相减即为时差;若两时区分别位于东西两时区,则两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时差;经度差法:同样是同向减,异向加,得出相差经度,在根据经度相差1度,地方时相差4分钟来计算出时差。
地理时差的计算方法
1、地理时差的计算方法如下: 计算时差:时差 = 大时区数 - 小时区数 注意:东时区用正数表示,西时区用负数表示。 计算区时:要求时区的区时 = 已知时区的区时 ± 时差 注意:如果要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,例如最东边的东12区,则要求时区的区时 = 已知时区的区时 + 时差。
2、如何计算地理时区和时差 时区的计算公式是:所需时区 = 现有时区 - (已知时区 - 要计算的时区)。东时区用正数表示,西时区用负数表示。举例说明:例1: 如果东京(东九区)的时间是5月1日13:00,求北京(东八区)的区时。
3、- 地方时差等于经度差除以15度(每度对应4分钟)。换算公式为:地方时差 = 经度差 ÷ 15°/小时 或 经度差 × 4分钟/度。 判断东西位置关系:- 同属东经时,度数大者在东,小者在西;同属西经时,度数大者在西,小者在东。- 一地在东经,一地在西经时,东经位于东侧,西经位于西侧。
4、一 ,时差算法:【A-B】/15=C---D * 4 东经为正数,西经为负数, 两地所在经度大减小,所得差除以15,整数C为小时,余数D每度乘以4为分钟。二 ,地方时:“东加西减”。在原地的东面加,在西面减。
如何根据地球中的经纬度,或者时区计算时差
地方时的计算:要计算的地方时=已知地方时-4分钟×(已知时间的经度-要计算时间的经度),其中经度中,东经为正,西经为负。 例:已知120°E的地方时为12:00,求20°W的地方时? 20°W的地方时=12:00-4分×[120°-(-20°)]=12:00-9:20=2:40,日期变化同上,其他方法同上例。
时差的计算方法:要计算两个地点之间的时差,可以简单地通过它们所在的时区数相减得到。如果一个地方位于东经,另一个地方位于西经,那么东经的地方时间会比西经的地方早。例如,中国比美国东部早13小时。国际时区的规定: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,东、西各12个,以本初子午线为零时区。
时区计算时差方法:两个地方的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,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。比如中国是东八区(+8),美国东部是西五区(-5),两地的时差是13小时,北京比纽约要早13个小时。地球表面按经线从东到西,划成一个个区域,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。
关于时差时区科普***和时差区域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时差区域图、时差时区科普***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